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搜尋
SSO 登入
登入
English
開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LOGO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LOGO
MENU
:::
回首頁
師大首頁
招生訊息
下載專區
網站導覽
最新消息
學術活動
徵才實習訊息
獎勵補助
傑出表現
系所簡介
本系沿革
歷屆系主任
教學理念與目標
專業核心能力
設備與資源
畢業出路
教師榮譽榜
研究獎項
教學獎項
服務獎項
學生榮譽榜
招生資訊
高中生專區
選擇臺師大心輔系的理由
心輔人入學懶人包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博士班
外國學生/僑生/陸生
學校心理學學分學程
大數據資料與數位評量學分學程
轉系/雙主修/輔系
課程資訊
學士班
修業規定與課程規劃
師資培育專區
實習專區
碩士班
修業規定與課程規劃
實習專區
碩士在職專班
博士班
修業規定與課程規劃
實習專區
姊妹校雙聯學制
雙聯學制簡介與相關資源
BCCIP短期互訪
博士班學生交換協議
1+1雙碩士雙聯學制
3+2學碩雙聯學制
學校心理學學分學程
學程簡介
修習要點與課程資訊
大數據資料與數位評量學分學程
學程簡介
修習要點與課程資訊
轉系/雙主修/輔系
系所成員
名譽教授/講座教授
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諮詢時間
合聘教師
兼任教師
行政人員
學位資訊
學位資訊總覽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博士班
學術研究
教育神經科學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實驗室借用辦法
幽默與創意腦神經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成果
數學認知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成果
閱讀認知與眼動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計畫
研究成果
學習、科技與認知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成果
腦波儀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成果
生理回饋儀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聽覺預期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碩士論文
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博士論文
教育心理學報
雲端測驗中心
下載專區
學生手冊
獎學金
教務表單
課程類
研究生學位考試類
博士班資格考、論著發表及計畫考試類
實習類
學務表單
總務表單
其他表單/檔案
相關資源
大專院校學輔中心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心理相關系所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學會/基金會/資訊網
學會
基金會
資訊網
線上檢測
公部門
教育/心理學術期刊
國科會評比期刊列表
本校各學院認可期刊
首頁
系所成員
專任教師
返回上一層
:::
名譽教授/講座教授
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諮詢時間
合聘教師
兼任教師
行政人員
:::
陳慧娟
職稱
教授兼系副主任
授課領域
教育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教學心理學、親職教育
研究專長
教育心理學、教學心理學、親職教育、青少年問題研究
個人網站
https://scholar.lib.ntnu.edu.tw/zh/persons/huey-jiuan-chen
聯絡電話
(02)7749-3776(研究室)、(02)7749-3775(副主任室)
Email
t05004@ntnu.edu.tw
聯絡地址
教育學院5樓 - R526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專書章節
學術研究計畫
年度
論文名稱
2025
陳慧娟*、黃柔嘉、林欣儀(接受刊登)。高中生學業壓力與學業情緒之關聯: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受挫雙元路徑之平行中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
2025
呂家賢、陳慧娟*(接受刊登)。大學生時間觀後設認知與學業情緒的關聯研究:檢驗目的感與學業韌性之序列中介效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2024
林宜薇、陳慧娟*(接受刊登)。大學生完美主義與學業倦怠、生活滿意度之關係:學校歸屬感之中介效果。教育心理學報。
2024
陳宥亘、陳慧娟*、呂家賢(接受刊登)。青少年Time幸福:自我認同在時間觀後設認知與心理幸福感之中介角色。教育心理學報。
2024
游心慈、陳慧娟*(2024)。時間,被忽略的愛情要素:平衡時間觀、趨避承諾對愛情關係品質的影響。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9,109–146。http://doi.org/10.53106/172851862024010069004
2022
游心慈、陳慧娟*(2022)。成為青少年社會情緒學習的楷模:後疫情時代親師合作的新視角。中等教育,73(1)。51–70。https://doi.org/10.6249/SE.202203_73(1).0004
2021
張閔淳、陳慧娟*(2021)。青少年童年逆境經驗之探究及校園創傷知情實踐。中等教育,73(1),81–101。https://doi.org/10.6249/SE.202109_72(3).0023
2021
陳慧娟(2021)。「疫」亂情迷後,如何守護校園心理健康。中等教育,72(3),6–14。https://doi.org/10.6249/SE.202109_72(3).0019
2021
陳思親、陳慧娟*(2021)。青少年知覺的社會支持和英文科學業成就之關係: 恆毅力與學習投入之序列中介效果分析。教育心理學報,52(4),857–884。https://doi.org/10.6251/BEP.202106_52(4).0006
2020
陳慧娟*、簡洧晴(2020)。大學生選課後悔與動機干擾研究:檢驗後悔因應策略的中介效果與社會支持的調節效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2),277–312。 http://doi.org/10.6209/JORIES.202006_65(2).0010
2017
陳慧娟*、張維倫、劉怡佳、林秀玲(2017)。父母教養方式與高中生學業自尊之關聯性研究曁未來時間觀之中介效果分析。創造學刊,8(1),21–44。
2016
黃珮婷、陳慧娟*(2016)。大學生未來時間觀與自我調整學習之關係:知覺工具性中介效果檢驗。教育心理學報,47(3),329–354。https://doi.org/10.6251/BEP.20150130
2016
林漢唐、陳慧娟*(2016)。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家庭凝聚力之調節效果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4),205–242。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6.61(4).08
2016
陳慧娟*、游心慈、劉怡佳(2016)。教育鐘點戰:時間觀在適性教學與輔導的啟示。中等教育,67(1),18–35。https://doi.org/10.6249/SE.2016.67.1.03
2015
林秀玲、吳相儀、吳清麟、邱發忠、陳學志、陳慧娟*(2015)。小學生「未來時間觀量表」之中文化及信、效度評估。測驗學刊,62(2),153–179。
2015
陳慧娟(2015)。「師生共同增能」與「學生增能」教學實驗方案促進偏遠地區國中學生知識信念、自我調整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之比較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4),21–53。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5.60(4).02
2013
陳慧娟(2013)。學習診斷與補救教學的新視野。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30(1),27–36。
2012
陳慧娟(2012)。祖孫互動傳真情。愛家雜誌,17(12),2–3。
2012
陳慧娟(2012)。青春「戀」習曲:戀愛,親子的共同學分。張老師月刊,417,70–73。
2011
陳慧娟(2011)。開學必修的4門學科《第3科:課業與考試》「考」不完的夢魘。張老師月刊,405,76–78。
2008
毛國楠、劉政宏、彭淑玲、李維光、陳慧娟*(2008)。能力信念、學業自我價值後效與學業成就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情緒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9(4),569–588。https://doi.org/10.6251/BEP.20071213
1998
陳慧娟(1998)。通往智慧的七種途徑──多元智慧理論的啟示。國教月刊,45(1),78–83。
1998
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
1998
陳慧娟(1998)。科學寫作有效促進概念改變的教學策略。中等教育,49(6),123–131。
1998
陳慧娟(1998)。中途輟學青少年福利機構之規劃與經營。輔導季刊,34(4),29–41。
1994
陳慧娟(1994)。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低成就學生之認知缺陷及其輔導。測驗與輔導,127,2615–2619。
1994
陳慧娟(1994)。「策略訓練課程」與「策略及認知監控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六年級學生斜坡問題認知能力之比較研究暨遷移歷程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27,227–257。https://doi.org/10.6251/BEP.19940601.9
1992
陳慧娟(1992)。青少年的休閒輔導。測驗與輔導,114,2302–2303。
年度
論文名稱
2018
2018
2017
2017
年度
書名/論文名稱
2019
陳慧娟、張民杰、李宜玫、林志哲(編著)(2019)。教育心理學。國立空中大學。
2011
白惠芳、林梅琴、陳慧娟、張文哲譯(2011)。教育心理學:學習者的發展與成長(第六版)(原作者:J. E. Ormrod)。洪葉文化。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計畫身分別
計畫期間
補助/委託或合作機構
2025
青少年學業倦怠成長軌跡分析:與學校歸屬感和動機韌性之關聯
主持人
2024/08/01 ~
2025/07/31
國科會
2025
113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運用品味策略和MAPS教學法創造MIRACLES的「教育心理學」學習旅程
主持人
2024/08/01 ~
2025/07/31
教育部
2024
提升國中導師班級經營效能研究
主持人
2024/01/01 ~
2024/12/31
其他
2023
111學年度精進師資素質及特色發展計畫-A-8應用「經驗學習循環模式」提升師資生班級經營效能計畫
協同/共同主持人
2022/09/01 ~
2023/12/31
教育部
2023
成為一位老師:「生態自我」理論在職前師資課程「青少年心理學」的應用
主持人
2022/08/01 ~
2023/07/01
教育部
2023
提升國中導師班級經營效能研究
主持人
2023/01/01 ~
2023/12/31
其他
2022
應用正向心理學理論與經驗學習循環模式精進與活化「大學入門」教材模組
主持人
2021/08/01 ~
2022/07/31
教育部
2022
教師情意特質與教學品質的研究
主持人
2022/01/01 ~
2022/12/31
其他
2022
110學年度精進師資素質及特色發展計畫-A-8應用「經驗學習循環模式」提升師資生班級經營效能計畫
協同/共同主持人
2021/09/01 ~
2022/08/31
教育部
2022
提升國中導師班級經營效能研究
主持人
2022/01/01 ~
2022/12/31
其他
2019
從這裡出發~開發與活化「大學入門」教學模組,引領新鮮人邁向管理潛能與自我成長之路
主持人
2018/08/01 ~
2019/07/31
教育部
2019
提升幸福的新取向:平衡時間觀的測量與時間觀輔導方案實施成效評估(II)
主持人
2018/08/01 ~
2019/07/31
國科會
2018
培育未來人才計畫~啟動教學革新,運用跨域協作,落實適性學習
主持人
2017/08/01 ~
2018/07/31
教育部
2018
建構新住民子女教育成長過程支持網路之研究
主持人
2018/01/01 ~
2018/12/31
其他政府部門
2018
平衡時間觀的測量與時間觀輔導方案實施成效評估
主持人
2017/08/01 ~
2018/07/31
國科會
2017
中等學校教師情緒調適歷程、壓力因應策略探究與正念減壓成效評估
主持人
2016/08/01 ~
2017/07/31
教育部
2017
發展中小學初任教師親師溝通增能課程之研究
協同/共同主持人
2016/08/01 ~
2017/07/31
國科會
2016
優勢取向資源整合模式促進弱勢低成就學生「可能自我」與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計畫
主持人
2015/08/01 ~
2016/07/31
教育部
2016
發展中小學教師親師溝通增能課程之研究
協同/共同主持人
2015/08/01 ~
2016/07/31
國科會
2015
因應十二年國教適性輔導理念~充實中等教育師資生生涯發展教育專業知能計劃
主持人
2014/08/01 ~
2015/07/31
教育部
2014
低成就學生學習情意診斷與動機促進效果研究
主持人
2013/07/31 ~
2014/08/01
教育部
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
教育部
教育學院旗艦發展計畫子計畫-大學入門編纂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