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搜尋
SSO 登入
登入
English
開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LOGO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LOGO
MENU
:::
回首頁
師大首頁
招生訊息
下載專區
網站導覽
最新消息
學術活動
徵才實習訊息
獎勵補助
傑出表現
系所簡介
本系沿革
歷屆系主任
教學理念與目標
專業核心能力
設備與資源
畢業出路
教師榮譽榜
研究獎項
教學獎項
服務獎項
學生榮譽榜
招生資訊
高中生專區
選擇臺師大心輔系的理由
心輔人入學懶人包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博士班
外國學生/僑生/陸生
學校心理學學分學程
大數據資料與數位評量學分學程
轉系/雙主修/輔系
課程資訊
學士班
修業規定與課程規劃
師資培育專區
實習專區
碩士班
修業規定與課程規劃
實習專區
碩士在職專班
博士班
修業規定與課程規劃
實習專區
姊妹校雙聯學制
雙聯學制簡介與相關資源
BCCIP短期互訪
博士班學生交換協議
1+1雙碩士雙聯學制
3+2學碩雙聯學制
學校心理學學分學程
學程簡介
修習要點與課程資訊
大數據資料與數位評量學分學程
學程簡介
修習要點與課程資訊
轉系/雙主修/輔系
系所成員
名譽教授/講座教授
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諮詢時間
合聘教師
兼任教師
行政人員
學位資訊
學位資訊總覽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博士班
學術研究
教育神經科學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實驗室借用辦法
幽默與創意腦神經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成果
數學認知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成果
閱讀認知與眼動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計畫
研究成果
學習、科技與認知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成果
腦波儀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研究成果
生理回饋儀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聽覺預期實驗室
實驗室簡介
碩士論文
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博士論文
教育心理學報
雲端測驗中心
下載專區
學生手冊
獎學金
教務表單
課程類
研究生學位考試類
博士班資格考、論著發表及計畫考試類
實習類
學務表單
總務表單
其他表單/檔案
相關資源
大專院校學輔中心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心理相關系所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學會/基金會/資訊網
學會
基金會
資訊網
線上檢測
公部門
教育/心理學術期刊
國科會評比期刊列表
本校各學院認可期刊
首頁
系所成員
專任教師
返回上一層
:::
名譽教授/講座教授
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諮詢時間
合聘教師
兼任教師
行政人員
:::
鄭曉楓
職稱
副教授
授課領域
諮商技術專題研究、諮商理論
研究專長
正向心理學、高齡藝術治療、成癮心理治療
聯絡電話
(02)7749-3773
Email
cindy6510@ntnu.edu.tw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專書章節
學術研究計畫
年度
論文名稱
2025
鄭曉楓(2025, 1)。藝術家的助人之心:藝術工作者帶領長者藝術團體的關懷內涵與經驗。藝術治療學刊。(accepted)
2025
鄭曉楓、張英熙、李明晉(2025, 4)。鼓勵很難嗎?幼教師資生在正向教育鼓勵技術方案之學習受益。課程與教學季刊,28(2),1-25。https://doi.org/10.6384/CIQ.202504_28(2).0001(TSSCI)
2024
鄭曉楓(2024, 7)。正向情緒擴建理論在失智長者表達性藝術活動之應用。應用心理研究,80,1-53。https://doi.org/10.53106/156092512024060080001 (TSSCI)
2024
顏姿吟、連廷嘉、鄭曉楓*(2024, 12)。什麼是面子?年輕人的面子與自我價值後效之相互機制。教育心理學報,56(2),335-358。https://doi.org/10.6251/BEP.202412_56(2).0005 (TSSCI)
2023
連廷嘉、陳思帆、吳麗雲、鄭曉楓*(2023, 12)。自我超越的「銀」家:阿德勒取向懷舊團體遊戲治療方案對高齡者心理健康之成效。遊戲治療學報,11,69-88。https://doi.org/10.6139/JTPT.202312_(11).0004
2023
鄭曉楓(2023, 12)。安養機構女性長者在多元藝術創作團體方案的歷程與主觀幸福感探究。藝術教育期刊,46,41-72。https://doi.org/10.6622/RAE.202312_(46).0002 (THCI)
2023
鄭曉楓、張連強、連廷嘉*(2023, 12)。專題導向跨域課程的學習成果探究:以教育戲劇融入心理學為例。教育實踐與研究,36(2),1-36。(TSSCI)
2023
顏千惠、鄭曉楓*(2023, 11)。女大當嫁?未婚單身女性在表達性藝術療癒工作坊中的自我概念轉變歷程。臺灣諮商心理學報,11(2),1-34。https://doi.org/10.53106/2304781X2023111102001
2023
顏姿吟、連廷嘉、鄭曉楓*(2023, 6)。父母親的韌性與韌力─以照顧青少年時期中途致殘子女為例。教育心理學報,54(4),973-996。https://doi.org/10.6251/BEP.202306_54(4).0009(TSSCI)
2023
黃語喬、鄭曉楓*、梁家豪(2023, 6)。動靜之間: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在陶藝學習課程之經驗分析。藝術學報,112,25-46。
2023
鄭曉楓*、溫宗堃、顏蔚吟(2023, 5)。探討正念幸福課對毒品收容人之睡眠品質、心理幸福感及正念程度效果。教育研究學報,57(1),79-108。https://doi.org/10.53106/199044282023045701004(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第三級期刊)
2023
鄭曉楓(2023, 3)。一般年輕族群使用社群媒體的心理經驗:以國立大學學生為例。教育心理學報,54(3),663-684。https://doi.org/10.6251/BEP.202303_54(3).0007 (TSSCI)
2020
田秀蘭*、朱惠瓊、鄭曉楓(2020, 12)。中年女性教育人員生涯「意義提升模式(RAISE up model)」之建構。教育心理學報,52(2),241-262。https://doi.org/10.6251/BEP.202012_52(2).0001 (TSSCI)
2019
鄭曉楓*、陳秀卿(2019, 5)。探討毒品受刑人在品味團體課程之學習。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5,161-196。(TSSCI)
2019
鄭曉楓(2018, 12)。高齡者進修碩士學位之幸福內涵探究。教育實踐與研究,31(2),59-94。(TSSCI)
2018
鄭曉楓(2018, 11)。大學生品味書寫之主題與經驗。臺灣諮商心理學報,6(1),111-144。
2018
鄭曉楓(2018, 6)。一種新的嘗試:正向心理學取向正念方案的介紹與評論。輔導季刊,54(2),1-14。
2018
鄭曉楓*、吳永杉(2018, 3)。希望取向個別諮商對藥癮者目標建構與未來生活適應之探究。教育心理學報,49(3),367-390。https://doi.org/10.6251/BEP.201803_49(3).0002 (TSSCI)
2017
鄭曉楓*、田秀蘭(2017, 9)。從正向心理學優勢探討兒童人際關係。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93-120。
2016
鄭曉楓*、田秀蘭(2016, 11)。以教師觀點理解兒童同儕關係發展和輔導策略。南臺人文社會學報,16,89-126。
2015
連廷嘉*、鄭曉楓(2015, 3)。老人幸福感量表編製之研究。輔導季刊,51(1),29-39。
2011
鄭曉楓(2011, 4)。正向心理學主要內涵及其在心理諮商之應用。諮商與輔導月刊,304,6-10。https://doi.org/10.29837/CG.201104.0004
2010
鄭曉楓(2010, 6)。青少年生活希望量表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報,8,93-112。https://doi.org/10.6472/JFEC.201006.0093
年度
論文名稱
2024
Cheng, H. F. (2024, July). Fear of Missing Out and Well-Being in Social Media Use. the 3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Prague, Czech Republic.
2024
Cheng, H. F. (2024, December). Self-Reported Narratives of the Experiences of Smartphone Addicts. 10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Learning Sciences, Hano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ietnam.
2012
鄭曉楓、田秀蘭(2012, 10)。從優勢與美德概念化兒童人際關係困擾。2012年臺灣輔導與諮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鄭曉楓(2022, 10)。忘記不等於沒有:中度失智長者在表達性藝術活動之正向情緒擴建機制。2022美力新生活:當代美感教育的趨勢學術研討會。
鄭曉楓(2021, 10)。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板橋榮民之家長者在正向藝術療癒課程之經驗。2021美感跨域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
鄭曉楓(2020, 8)。藝術,也能很接地氣:邁向藝術陪伴者的歷程與社會實踐之助益。教育部109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會。
鄭曉楓(2019, 8)。「心心相戲」之心理學跨表演藝術的創新課程實踐:學習的品味經驗與歷程。教育部108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會。
Cheng, H. F. (2018, November). Digitally native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5th ICRTEL 201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 Teaching, Education & Learning, Sigapore.
Cheng, H. F. (2018, May).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savoring: A weekly diary Study. 2018 Asia Pacific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Conference, Beijing, China.
鄭曉楓、吳永杉(2017, 5)。毒品受刑人在品味團體課程之知覺掌握與品味歷程學習。2017第一屆IELE學術論文研討會。
鄭曉楓、吳永杉(2016, 10)。希望理論個別諮商對藥癮者生活適應與目標建構之探究。105年度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毒品戒治處遇與個案研討會。
鄭曉楓(2016, 6)。以品味理論探討大學生生活正向經驗之回憶與書寫。2016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與社會關懷研討會。
Cheng, H. F. (2015, September). Exploring early life experiences and signature strengths of drug abuse inmates. 2015 Asia Pacific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Conference, Tokyo, Japan.
Cheng, H. F. (2015, September). Using a hope-centered model of career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teachers’ career flow in Taiwan. 2015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sukuba , Japan.
鄭曉楓(2014, 9)。正向情緒之擴建理論運用於親子衝突之家長團體歷程研究。2014年臺灣輔導與諮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鄭曉楓(2014, 8)。情緒釋放技巧運用於兒童憤怒管理之團體諮商歷程。國際心理治療研究學會臺灣分會(TWSPR)國際學術研討會。
Cheng, H. F. (2014, May). The well-being program for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Taiwan. 21st IFP World Congress of Psychotherapy, Shanghai, China.
Cheng, H. F. (2013, June). The process of the positive psychotherapy for students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isturbance. 2013 World Congress on Positive Psychology, Los Angeles, USA.
年度
書名/論文名稱
2021
連廷嘉、鄭曉楓、陳思帆、吳麗雲(2021, 12)。幸福心盛卡。國立臺南大學。
2014
Carr, A.(2014, 8)。正向心理學(第二版)(鄭曉楓、余芊瑢、朱惠瓊譯)。揚智文化。(原著作出版於2011年)ISBN: 9862981490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計畫身分別
計畫期間
補助/委託或合作機構
2026
聊天機器人可行?導入生成式AI對話系統之PERMA幸福課程在緩解大學生 手機成癮之效果
主持人
2025/08/01 ~
2026/07/31
國科會
2025
聊天機器人可行?導入生成式AI對話系統之PERMA幸福課程在緩解大學生手機成癮之效果(計畫編號:113-2410-H-144 -002 -MY2)
主持人
2024/08/01 ~
2025/07/31
國科會
2024
成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自覺智慧型手機成癮傾向者的經驗故事敘說(計畫編號: 112-2410-H-144-001-)
主持人
2023/08/01 ~
2024/07/31
國科會
2024
藝術,也能很接地氣2.0:以「互動式藝術箱」建構藝術療癒的多元實踐模式(計畫編號: PSR1121403) 【USR多年期,轉任至臺師大而終止執行】
主持人
2023/08/01 ~
2024/01/31
教育部
2021
一「線」之間:社群媒體使用型態對資訊遺漏恐懼感與幸福感的影響(計畫編號: 109-2635-H-144-001-)
主持人
2020/08/01 ~
2021/07/31
國科會
2021
藝術,也能很接地氣:邁向藝術陪伴者的歷程與社會實踐之助益(計畫編號: PSR1090242)
主持人
2020/08/01 ~
2021/07/31
教育部
2020
「心心相戲」之心理學跨表演藝術的創新課程實踐:學習的品味經驗與歷程(計畫編號:PGE1080127)
主持人
2019/08/01 ~
2020/07/31
教育部
2018
正念幸福課程對毒品收容人在正念習得、睡眠品質及心理幸福感之效果
主持人
2017/09/08 ~
2018/06/30
其他政府部門
2016
正向心理學內涵對戒癮改變階段之助益
主持人
2015/06/11 ~
2016/08/31
其他政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