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一、教育目標

(一) 培養教育心理與輔導人員的通識知能。

(二) 培養中等學校輔導科及高中生涯規劃科教師之專業知能。

(三) 培養教育心理學學術研究及實務應用能力。

(四) 培養諮商心理學學術研究及實務應用能力。

(五) 培養心理測驗理論、大數據分析以及數位評量工具學術研發及實務應用能力。

 

二、本系特色

(一) 本系提供豐富的心理學基礎及教育心理與輔導方面應用課程,讓學生有機會探索其生涯發展興趣。並鼓勵選修學程或輔系,促進學生多元發展,藉由實習課程及督導,提昇專業競爭力。

(二) 多位教師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特殊優秀人才獎、教學卓越教師獎等,在各專業領域研究教學服務的質或量都有傑出表現,所指導學生亦積極於國內外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論文,屢獲優秀碩博士論文獎、心理學位論文獎。

(三) 本系積極強化師資課程,充實先進研究設備,進行教育心理學及諮商心理學之先端研究。本系主編之「教育心理學報」榮列國內「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SSCI)心理學門資料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及美國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sycINFO資料庫。

(四) 本系與美國、日本等外國相關系所建立短期師生互訪、雙聯學制、合作協定;邀請國際知名教授來台講學;舉辦國內外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培養學生國際化視野與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五) 本系尊重學生多元意見表達,全系師生關係溫暖和諧;並藉「服務學習」課程、推行服務育幼院生之攜手輔育計畫及認輔鄰近學區國中學生,以培養學生社會關懷的態度。

 

三、辦學理念

(一) 兼顧理論與實務,加強實習督導與專業提昇。

(二) 創新學術研究,奠定心理學應用的學術基礎。

(三) 促進多元智能及生涯發展,陶融人文關懷及社會服務。

(四) 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培養宏觀視野。

 

四、學生圖像

(一) 三心二意的特質:愛心、耐心、熱心、樂意、誠意

(二) 有效教學及助人專業知能

(三) 多元思考能力

(四) 跨領域、國際化宏觀視野

 

❣️ 遠見2019大學入學指南師長解惑篇 :

(1) 社會心理學群師長解惑Q&A.PDF (2) 數位浪潮.PDF  (3) 畢業後的出路與待遇.PDF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