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程景琳 |
---|---|
職稱 | 優聘教授兼系主任 |
授課領域 |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問題研究、社會與情緒發展、發展心理學 |
研究專長 | 青少年同儕互動、親子關係、正向青少年發展、幼兒及兒童之社會情緒發展 |
個人網站 | https://scholar.lib.ntnu.edu.tw/zh/persons/ching-ling-cheng |
聯絡電話 | (02)7749-3790(研究室)、(02)7749-3760(主任室) |
電子郵件 | |
聯絡地址 | 教育學院6樓 - R610 |
國家 | 學校名稱 | 系所 | 學位 |
---|---|---|---|
台灣 | 國立臺灣大學 | 心理系 | 學士 |
台灣 | 國立臺灣大學 | 心理學研究所 | 碩士 |
美國 | 哈佛大學 |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博士 |
服務機關名稱 | 單位 | 職務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School of Education | Visiting Scholar |
Stanford University | School of Education | Visiting Schola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副教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助理教授 |
年度 | 論文名稱 |
---|---|
2023 | 父母恥感教養、幼兒恥感與其社會行為之關聯:以臺灣三歲幼兒為研究對象,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31, Jun. 2023 |
2023 | How social support relates to purpose commitment and purpose explora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hope and self-efficacy, Education Journal, vol. 51, Jun. 2023 |
2022 | COVID-19疫情下的家庭氣氛:家長的情緒調節、焦慮與調適,以及兒童情緒經驗的關聯性,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vol. 49, Oct. 2022 |
2022 | 青少年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維持社交距離之動機與行為的相關探討,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vol. 41, Oct. 2022 |
2022 | 國中生社會目標對攻擊行為的影響:檢視班級氣氛與性別之調節角色, 清華教育學報, vol. 39, Jun. 2022 |
2022 | Purpose profile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ssociation with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parent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vol. 17, Feb. 2022 |
2022 | Purpose trajectories during middle adolescence: The roles of family, teacher, and peer suppor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vol. 51, Jan. 2022 |
2021 | 母親回應教養與學齡前兒童奮力控制及攻擊行為之關聯:交叉延宕模式的分析。,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29, Dec. 2021 |
2021 | 父母心理控制與成年初顯期子女之社交焦慮:自我分化的中介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 vol. 53, Dec. 2021 |
2021 | 國中生之同儕受害經驗與負向情緒之關聯:檢視希望感的調節角色, 中等教育, vol. 72, Dec. 2021 |
2020 | 國小學童同理心與霸凌旁觀者行為傾向之關係:以道德疏離為中介變項,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 Dec. 2020 |
2020 |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purpose identific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Links to life satisfac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vol. 80, Apr. 2020 |
2020 |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Examining the roles of gender and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relational Aggressi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 vol. 154, Mar. 2020 |
2019 | Gender network dynamics in pro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early adolescents., Social Networks, Jan. 2019 |
2017 | 國小高年級學童所知覺之父母管教行為與心理社會適應之關聯,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Dec. 2017 |
2016 | 學齡前嬰幼兒之社會情緒能力─與嬰幼兒語言能力及父母教養之關聯,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24, Sep. 2016 |
2016 | Functions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Taiwanese and American emerging adults., Memory, vol. 24, Apr. 2016 |
2015 | Young women in today’s Taiwan: Relation of identity status and redemptive narration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ex Roles: A Journal of Research, vol. 73, Sep. 2015 |
2015 | 父親及母親心理控制行為與子女同儕受害的關聯:社交焦慮的中介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 vol. 46, Mar. 2015 |
2014 | 中文版「青少年同儕衝突處理策略量表」之信效度檢驗, 教育科學期刊, vol. 13, Dec. 2014 |
2014 | Heterogeneity of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adolescents in Taiwan: Direct and indirect relational aggression,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Nov. 2014 |
2014 | 父母心理控制量表之編製研究, 測驗學刊, vol. 61, Jun. 2014 |
2014 | 小團體輔導對遭遇關係攻擊之國中女生的輔導成效, 中等教育, vol. 65, Jun. 2014 |
2014 | 不動拳頭之校園霸凌─論關係攻擊之性別因素與發展階段特性, 輔導季刊, vol. 50, Mar. 2014 |
2013 | 「同理反應情境式量表」之編製與信效度檢驗,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Dec. 2013 |
2013 |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influences of item stem and option representation on student responses to a mathematics test,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vol. 28, Dec. 2013 |
2012 | 國中生關係受害經驗與心理孤寂感之關聯:檢視調節因子,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Dec. 2012 |
2012 | 「關係性自我概念量表」之發展與編製, 測驗學刊, vol. 59, Sep. 2012 |
2012 | 同儕對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檢視同理心與友誼特性之調節角色, 教育科學期刊, vol. 11, Jun. 2012 |
2012 | 不同攻擊類型幼兒之情緒能力的比較研究, 幼兒教育, Apr. 2012 |
2011 | 成年初顯期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之解釋歷程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 應用心理研究, Sep. 2011 |
2010 | 國中生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之規範信念、同理心與因應策略, 台東大學教育學報, vol. 21, Dec. 2010 |
2010 | 社交計量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青少年關係攻擊及孤寂感之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 vol. 42, Sep. 2010 |
2010 |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之發展, 測驗學刊, vol. 57, Sep. 2010 |
2010 | 國中班級經營與班級氣氛相關因素之探討:關係攻擊與關係受害, 教育實踐與研究, vol. 23, Jun. 2010 |
2009 | Assess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s of digital game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vol. 25, Oct. 2009 |
2009 | No blood means less harm?: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eer rejection in adolescence, 教育心理學報, vol. 40, Mar. 2009 |
2009 | Playfulness-based design in educational games: A perspective on an evolutionary contest game,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vol. 17, Mar. 2009 |
2008 |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 vol. 40, Dec. 2008 |
2007 | 國小低年級孩童與父母在不同領域衝突的反應方式之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 vol. 38, Jun. 2007 |
2006 | 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 vol. 38, Dec. 2006 |
年度 | 論文名稱 |
---|---|
2014 |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young adults: The role of gender and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23rd biennial meeting, Jul. 08-12, 2014, July 8-12, 2014, Shanghai, China. |
2014 |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dolescents’ peer victimiz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anxiety, 23rd Biennial Meeting, Jul. 08-12, 2014, July 8-12, 2014, Shanghai, China |
2014 | Taiwanese mothers’ psychologically and behaviorally controlling behaviors and adolescents’ relational aggression: 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arenting styles, 44th annual meeting, May. 29-31, 2014, San Francisco, CA, USA |
2014 | The effects of peer victimization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Mediated by social link and psychological maladjustment, 26th annual convention, May. 22-25, 2014, San Francisco, CA, USA |
2014 | Emerging adulthood in Taiwan: Women take a more winding road, 15th Biennial Meeting, Mar. 20-22, 2014, Austin, Texas, USA |
2013 | 青少年之關係攻擊行為與同儕接納度及同儕能見度之關聯, 第52屆年會暨「心理學知識的跨領域鏈結」專題研討會, Oct. 19-20, 2013, 臺北市:政治大學 |
2013 | 中文版「青少年同儕衝突處理策略量表」之信效度檢驗, 第52屆年會暨「心理學知識的跨領域鏈結」專題研討會, Oct. 19-20, 2013, 臺北市:政治大學 |
2013 | 青少年社交焦慮與肢體及關係受害之關聯:探討性別之調節效果, 第52屆年會暨「心理學知識的跨領域鏈結」專題研討會, Oct. 19-20, 2013, 臺北市:政治大學 |
年度 | 計畫名稱 | 職稱/擔任之工作 | 計畫期間 | 補助/委託或合作機構 |
---|---|---|---|---|
2026 | 臺灣青少年的冒險行為:內涵、特性、發展與應用研究(3/3) | 主持人 | 2025.08 ~ 2026.07 | 國科會 |
2026 | 臺灣青少年的冒險行為:內涵、特性、發展與應用研究(2/3) | 主持人 | 2024.08 ~ 2026.07 | 國科會 |
2026 | 臺灣青少年的冒險行為:內涵、特性、發展與應用研究(1/3) | 主持人 | 2023.08 ~ 2026.07 | 國科會 |
2023 | 同儕攻擊及其相關因素的文獻回顧與後設分析研究 | 主持人 | 2022.08 ~ 2023.07 | 國科會 |
2022 | 青少年利社會行為之同儕影響過程:第二年追蹤及方案研發 | 主持人 | 2021.08 ~ 2022.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21 | 青少年利社會行為之同儕影響過程(II):調節作用之檢視與輔導方案之研發 | 主持人 | 2019.08 ~ 2021.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20 | 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第二期)(2/3) | 主持人 | 2018.08 ~ 2020.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20 | 青少年利社會行為之同儕影響過程:以縱貫研究探討其發展變化、調節因子與中介機制 | 主持人 | 2018.08 ~ 2020.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20 | 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第二期)(1/3) | 主持人 | 2017.11 ~ 2020.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8 | 誰是風雲人物?從社會生態觀點探討高社交地位學生之相關特性─檢視性別與網絡結構之調節角色 | 主持人 | 2017.08 ~ 2018.12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7 | 誰是風雲人物?從社會生態觀點探討高社交地位學生之相關特性─檢視性別與網絡結構之調節角色 | 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7 | 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3/3) | 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7 | 青少年階段之目標發展:以關係發展系統觀點探討內在資產、脈絡資源與正向適應(3/3) | 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國科會 |
2016 | 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2/3) | 主持人 | 2015.08 ~ 2016.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6 | 青少年階段之目標發展:以關係發展系統觀點探討內在資產、脈絡資源與正向適應(2/3) | 主持人 | 2015.08 ~ 2016.07 | 國科會 |
2015 | 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1/3) | 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5 | 青少年階段之目標發展:以關係發展系統觀點探討內在資產、脈絡資源與正向適應(1/3) | 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國科會 |
2014 | 父母對青少年子女之同儕攻擊行為的影響:攻擊形式、影響途徑與調節因子之探討(2/2) | 主持人 | 2013.08 ~ 2014.07 | 國科會 |
2013 | 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 | 主持人 | 2012.08 ~ 2013.07 | 國科會 |
2013 | 父母對青少年子女之同儕攻擊行為的影響:攻擊形式、影響途徑與調節因子之探討(1/2) | 主持人 | 2012.08 ~ 2013.07 | 國科會 |
2012 | 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 | 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國科會 |
2012 | 國中青少年關係攻擊與關係受害之縱貫性研究:社會適應與相關因素之探討(I) | 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國科會 |
2011 | 國中生之關係攻擊與關係受害─社會認知與情緒層面之相關特性探討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10 | 國科會 |
2010 | 青少年初期女性之關係攻擊─社會認知因素探討與介入方案施行(II) | 主持人 | 2009.08 ~ 2010.07 | 國科會 |
2009 | 國小高年級女生之關係攻擊─社會認知因素探討與課程方案施行(I)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12 | 國科會 |
2008 | 學校全面發展計畫─教室層級:學生情意表現 | 分項計畫主持人 | 2008.06 ~ 2008.11 | 其他 |
2008 | 數位化情境式評量工具之發展與研究─青少年社會能力之評量 | 主持人 | 2007.08 ~ 2008.10 | 國科會 |
2007 | 前瞻資訊技術在學習評鑑上的應用─子計畫二:電腦化兒童自我認知量表之編製與應用(2/2) | 主持人 | 2007.01 ~ 2007.12 | 其他 |
2007 | 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子計畫一:能教學之適文化國民核心素養研究: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2/2)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06.12 ~ 2007.11 | 國科會 |
2007 | 數位化遊戲導向學習之研究─遊戲內容設計與認知負荷對玩興與策略思考影響之研究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06.08 ~ 2007.07 | 國科會 |
2006 | 前瞻資訊技術在學習評鑑上的應用─子計畫二:電腦化兒童自我認知量表之編製與應用(1/2) | 主持人 | 2006.06 ~ 2006.12 | 其他 |
2006 | 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子計畫一:能教學之適文化國民核心素養研究: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1/2)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05.12 ~ 2006.11 | 國科會 |
2006 | 國小學生理解與解答分數概念之相關因素探討─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分析 | 主持人 | 2005.08 ~ 2006.07 | 國科會 |